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有教无类”
B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
“教学相长”
D
“兼爱”
正确答案 :A B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察孔子的教育主张。
A项: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方面的主张,他认为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有受教意愿即可受教,将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故A项符合题意。
B项: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故B项符合题意。
C项:出自《礼记·学记》, 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B。
相关试题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21.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2.古代西方把“四学”作为教育内容,这“四学”是指( )。
30.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 )。
47.我国古代的( )认为获得知识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之”三种。
1.提出“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
教育的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的均等化和师生关系民主化。
37.西汉初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
7.下列属于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 )。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7.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爱弥儿》集中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3.以下属于近代教育特点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