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一致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量力性原则
D
直观性原则
正确答案 :A
相关试题
23.2021年4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规定小学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 )
5.新教师常利用学生的非语言线索来判断和调整教学。()
8.按照斯金纳的理论,从归属上而言,逃避条件作用属于正强化,回避条件作用属于负强化。( )
2.古代学校的特征是( )
14.大海和小刚是一对好朋友,两人经常一起学习、玩耍,并且拒绝其他人加入。按照塞尔曼儿童友谊发展阶段理论,大海和小刚的友谊处于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
21.玉玉和鑫鑫一起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玉玉在考场上张望着脑袋试图看到别人的答题卡,鑫鑫则是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小抄”进行作弊。玉玉得到了禁止参加相关考试两年的处罚,而鑫鑫则是没收“小抄”继续参考。这一事件的处理违背了教育行政执法的合理性原则。( )
26.在上语文写作课时,小美看到同学们都动笔写出来了,就变得很焦虑,没有思路,不知道该怎么写,这体现了群体影响的( )。
32.校规、校训、校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
21.下列行为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是( )。
3.针对此案例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22.下列事例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
24.班级教学目标的规范性、课程结构的系统性以及教学过程的简约性和可控性,是学生学习社会经验,获取文化科学知识、技能的独特条件。教师通过班级组织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获得社会生产生活的经验和技能,并为其进一步发展社会文化科学知识奠定基础。这体现了班级组织社会化功能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