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每个人的道德都要经过六个阶段的发展
B
处于前习俗水平阶段的儿童服从于得到奖赏,以逃避责罚的原则
C
以“好孩子”为定向的儿童处于习俗水平的顺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阶段
D
处于后习俗水平的儿童一般是过了12岁以后,他们以社会契约、普通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把道德发展水平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其中,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故B项符合题意。 A项: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经过六个阶段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而顺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则是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科尔伯格认为16岁之后的儿童进入后习俗水平。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先分析自己的学习任务以及自身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条件,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策略。这主要体现了学习策略的( )特征。
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高原现象。( )
关于创造性与智商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张乐同学一开始反复探索问题毫无结果,问题搁置几个小时后回过头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这种现象称为( )。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
23.概念性知识对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学习“气温”“降水”等概念后才能学习“气候”概念,体现了概念性知识( )。
9.下列选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
道德判断与评价发展的特点是:从他律到自律,从动机到效果,从片面到全面。( )
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小芹在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芹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说出的多”讲的是什么知识?( )
17.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即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