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李老师是一名新任的五年级英语教师,在设计《Hobbies》一课时,他从网上发现了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于是就直接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原教学设计是让学生用5分钟阅读课文并划出Ben,Ben’s brother,Mike, Yang Lin和 Helen五人的业余爱好。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词汇掌握得不扎实,占用了不少课上时间,李老师着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学生阅读不到3分钟时就开始提问。结果没有学生举手回答,多数人仍在埋头看书,课堂一时出现“冷场”。李老师开始不断地催促,从提醒学生加快阅读速度,到提示答案在第几页,甚至第几行,最后和同学们一起读出了答案…
解析
(1)李老师的教学行为违背了量力性、因材施教和启发性教学原则以及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观念。
①李老师的教学行为违背了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方法、分量、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材料中,李老师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已有知识基础,一味“赶进度”导致课堂出现“冷场”,这违背了量力性原则。
②李老师的教学行为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材料中,李老师把网上的教学设计直接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没有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
③李老师的教学行为违背了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在课堂提问中,学生遇到困难时,李老师没有引导学生思考,而是不断催促,最后直接给出答案,这违背了启发性原则。
④李老师的教学行为违背了新课改倡导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李老师的教学属于灌输式教学,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李老师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不符合“重结论更重过程”的教学观。
(2)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以下几点:
①目标明确。目标制定得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
②内容正确。教师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③方法得当。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④结构合理。教师教学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结构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⑤语言艺术。教师授课讲普通话,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有条理、有逻辑性,语调抑扬顿挫
⑥板书有序。板书在形式上应字迹规范、清楚、位置适宜;在内容上应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⑦态度从容。教师授课时应充满自信,适当应用肢体语言。
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上好课的最根本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以上所有要求就都失去了意义。
相关试题
8.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而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
20.“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观是( )。
16.地理老师讲到地形时,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比只用黑白图片的效果好,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 )。
12.一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维系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上,这表现其成长阶段处于美国学者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中的( )。
6.下列对教学反思的意义描述不合理的是( )。
23.简述态度和品德的培养方式。
7.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中。
8.学生小云学习了毛笔书法后,有助于她粉笔字的学习。这是( )
2.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这说明教育具有( )。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一、单项选项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哪个观点属于“遗传决定论”?( )
3.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