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消退
D
惩罚
正确答案 :B
解析
25.【金标尺答案】B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提高行为出现的概率。做题时可以分为以下几步。首先,判断行为是增加还是降低,题干中,老师的方法会促使成绩进步的概率提高。其次,要看是给予愉快刺激还是摆脱厌恶刺激,从题干中“可以少做20道练习题”可知是摆脱厌恶刺激。由此推出是负强化。B符合题意。
A项: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提高行为出现的概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指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负惩罚是指儿童出现一个不适宜行为时,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以减少儿童不适宜行为的出现概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13.学生在已具备“哺乳动物”知识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海豚是哺乳动物”,这种学习是相关类属学习。( )
7.杜威主张“教育就是生长”,不仅是体格,还有理智和道德的生长等,其中蕴含了杜威对教育目的的看法。从教育目的体现的范围来看,杜威的目的观反映的是( )。
15.学生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它们相互独立,依序发展。( )
25.在度过初任期后,随着“生存”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的信心日益增强。由关注自我的生存转到更多地关注教学,由关注“我能行吗”转到关注“我怎样才能行”上来。这属于教师成长的( )阶段。
39.以下不属于民事法律责任的特点的是( )。
3.从学校全部工作的比重看“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理由是( )。
8.实质教育论主张通过教学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从而充实人的思想。( )
21.教师对学生作出教室内罚站的教育惩戒后,必须及时告知监护人。( )
4.小学教育中美育方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
6.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是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决定性因素。( )
33.教师对学生的赞美、信任和良好的期望能够成为改变学生行为的力量,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效应被称为( )。
14.下列关于课程标准表述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