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认识到“做什么”和“怎么做”
B
加强动作之间的联系
C
形成自己对能达到水平的期望
D
降低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
菲茨与波斯纳将动作技能的形成划分为认知、联系形成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其中,在认知阶段,学生尝试理解操作技能的任务及这一任务提出的要求,了解需要做哪些动作、各动作的顺序怎样、从何处可以得到反馈等。这一阶段的关键是认识到做什么和怎么做。故A项符合题意。
B项:加强动作之间的联系属于联系阶段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为干扰项,故排除。
D项:降低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属于自动化阶段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试题
60.教研室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讨会,交流探讨该学科的教学经验,分析研究学科新趋势,共同提高教学能力,这种备课类型属于( )。
37.( )是托尔曼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指个体根据已有经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是一种通过学习形成的关于目标的认知观念。
64.改变客观事物形象中的某一部分,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这种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是( )。
22.教育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只能是正向的、促进的。( )
9.看书时一边看一边做记号,用红笔画出重点,就知觉规律而言,这一做法与成语“管中窥豹”反映的都是知觉的理解性。( )
2.青年初期学生的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
6.教师职业道德自我评价是教师根据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和科学的标准等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的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判断。( )
79.《学记》提出的“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揭示教学中应贯彻( )。
43.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题目一般不超过的字数是( )
11.学习就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不是主动地建构意义,不需要想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 )
24.注重首因效应能够帮助教师建立威信。( )
54.古代教育家荀子曾经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还说:“闻之则不见,虽博必谬”,这体现了教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