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天,一位同事下课回到办公室,显得十分懊恼。“高年级的孩子简直无法无天,完全不受纪律约束,对音乐课本上的音乐嗤之以鼻,对流行音乐却是顶礼膜拜,一上课就让我给他们放偶像歌手的歌,放课本上的音乐他们就起哄,完全拿他们没办法,唉……”她无奈地说道。
我开始焦虑起来,因为明天我也要开始给六年级的同学上音乐课了。我苦恼地备着课,一遍遍地读着歌词,哼着旋律。这时,一个想法从我脑海里闪过……嗯,明天就这样试试吧!第二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进了教室。我刚介绍完自己,后排一个男孩就把手举得老高:“老师,我们要听周XX!”我故作镇静地说:“老师今天没准备流行歌,如果你们表现好,我下次准备。”好几个孩子都举起了手:“老师,我优盘里有!”“我有刘XX的!”“我还有陈XX的!”我想,今天肯定不能按教材上课了,这个时候只能冒险试试昨天的想法于是我问:“我们班谁最会朗诵?”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说:“肖琳”“肖琳会,老师,肖琳是我们全校朗诵比赛第二名。”我邀请肖琳上来并把歌词给她“你先准备一下,等会儿为全班同学朗诵这首歌词,好吗?”肖琳点点头,开始准备。我又要求全班同学默读一遍歌词。读完后,我问同学们:“你们刚才默读完歌词,发现这首歌词像我们平时语文课上学的什么呀?”一部分孩子回应“像诗歌。”“像诗。”“是的,这歌词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下面我们请肖琳同学为我们朗诵一下这首歌词,你们想听吗?”孩子们这时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肖琳不愧是全校朗诵第二名,朗诵得非常棒,连我自己听完都更加觉得原来这首歌词竟然这么美!听完肖琳朗诵,孩子们热烈地鼓掌。
我的脑海里又冒出一个想法。我说:“孩子们看,‘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多么美的一幅风景画啊!同学们想不想画一画?”“想!想!”我马上让班长拿来了白纸,发给每个同学。“现在,我会播放《我的祖国》这首歌曲,你们要仔细听,一边听一边感受歌曲的意境,并画出歌词反映的那幅画。”
接下来,我按下了播放键,伴随着音乐,孩子们安静而专注地作画,从他们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他们正沉浸在歌曲的意境里,专注地用笔描绘出歌曲所反映的美丽祥和的画面,这一场景也深深地打动了我……直到下课,还有学生在继续绘画,徜徉在音乐和绘画中……
我想,当孩子们以后听到《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时,会想起一幅美丽的图画,当他们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时,脑海里也会想起这首歌。
A
遵循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B
突出了学生和教师的双主体地位
C
创设了安全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D
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融合,增加了课程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E
在音乐课上创设审美鉴赏活动情境,发展了学生的审美判断力
正确答案 :A B C D E
解析
2.【金标尺答案】ABCDE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的概念、教学的原则、课堂气氛的营造等相关知识。
A项:教学要遵循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材料中,教师既把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了学生,又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项: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的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的客体,二者互为主客体或共同构成同一主体的两个方面。材料中的老师既发挥了自己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充分尊重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项:教师要创设安全的课堂氛围,有了安全的氛围,学生才敢于举手,敢于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怕被嘲笑,不怕被否定。材料中,教师没有简单地去否定学生提出的诉求,而是积极调整授课,营造了安全的课堂气氛,给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自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项: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是课程的两种重要呈现形式,材料中的教师既让学生朗诵歌词关注音乐课本知识,也让学生听歌词画画,从做中学,体现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多种形式的统一。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E项:美育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尤其是审美判断能力)。材料中,教师在音乐课上引导其他学生欣赏肖琳的歌词朗诵、歌曲本身,创设了审美鉴赏活动情境,发展了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为ABCDE。
相关试题
19.义务教育学校考试面对的是未成年学生,除初中毕业和高中考试外,其他考试均应主要发挥甄别和选拔功能。( )
20.对同一类型的问题寻找不同类型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具有(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5.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哪方面的要求。( )。
4.生物课上,老师先讲解叶子的形状,再讲秋天叶子变色的原因,请问体现( )教学原则。
13.关于教育名言,下列表述正确的观点是( )。
24.在教师节,张老师收了班里同学做的手工花束。张老师的行为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32.亮亮在学习一首新的古诗之后,经过反复背诵,古诗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入他的长时记忆中。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亮亮此时处于学习的( )。
37.中学生小李,因课堂上与其他同学打闹被老师打耳光,导致左耳鼓膜受损。对此他可以采取的法律措施是( )。
9.德育工作既有普遍的规律和特点,又会因时、因地、因人而体现出差异。( )
38.对于学生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是( )。
15.回顾和反思新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获得不少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其中一个是坚持“三个面向”,全面推动教育创新。“三个面向”不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