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购物车

APP下载

扫码下载金标尺教师APP

回顶部

搜题
APP下载

扫码下载金标尺教师APP

简答题 李老师在初中三年级的两个班级教授数学课程。在一班,李老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注重数学公式的推导、例题的讲解,要求学生认真做笔记并完成大量的课后练习题,通过频繁的小测验来督促学生学习,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小奖品奖励,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课后留校补习。而在二班,李老师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他先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建筑工程中的测量问题、购物中的折扣计算问题等,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尝试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最后由各小组汇报解决方案,李老师再进行总结和补充,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肯定和鼓励,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发现一班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计算能力方面表现较好,在学校组织的数学基础知识竞赛中成绩突出;但在解决复杂的实际应用数学问题时,思路不够开阔,灵活性较差。二班学生虽然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相对一班稍弱一些,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学校组织的数学建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请根据以上案例,运用相关的学习理论分析两种教学方法产生不同教学效果的原因,并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
要求:结合材料阐述,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 400 字。

解析

李老师用到了不同理论流派的学习理论:
李老师在一班采用的是传统讲授法以及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符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二班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李老师提出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帮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而不是一味被动接受。
通过李老师的教学行为给我带来了以下启示:
首先,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教师不能仅仅依赖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其次,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行为主义教学中,虽强调外部刺激,但也应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在意义。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更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
再次,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不能仅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多元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