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道德成规前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分别是: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服从和相对功力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好孩子定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故B项符合题意。
A项:前习俗水平的特征是指,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自身的利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决定于外在的要求。包括两个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后习俗水平阶段的特点是指,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与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包括两个阶段: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为干扰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16.一个教师在课堂分组教学时,每组都有成绩水平分别为优、中、低三类学生,教师要求小组各自独立完成课堂任务。针对该教师的分组教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14.某小学老师每天下午都会带着同学们去附近散步,看见花,就告诉他们如何区分雄蕊和雌蕊;看见蜜蜂,就告诉他们蜜蜂是如何帮助花朵授粉的。该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38.学生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失败,做了多种努力也不能改变这种失败的现状后,表现出不听课,不做作业,成绩极差但遵守纪律的行为特征,这属于( )。
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弱智儿童的明显特征是普通智力和( )落后于同龄儿童。
教育政策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
94.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练习律、准备律和效果律三大学习定律。( )
16.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中小学校和教职员工可以依法分别称为法律关系的( )
快下课了,学生们开始躁动,这时候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不安排额外的作业。”学生们顿时安静下来,该老师的做法属于( )。
95.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威推崇以程序教学和机械教学为基础的“从做中学”的信条,以此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 )。
86.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说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