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初中化学课上李老师讲解《燃烧和灭火》,李老师先抛出问题,碳+氧气燃烧成二氧化碳,硫+氧气燃烧成二氧化硫,铁+氧气燃烧成四氧化铁,问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学生零散发言,李老师自己总结出概念,燃烧是指氧气和可燃物进行发光发热产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李老师感觉到了课堂效果不好。于是,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重新拿出器材烧杯,里边装有高温热水,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红磷、石头和白磷的试管进行实验,学生一边感兴趣的观察,一边总结出燃烧的三个条件,第一个要有氧气,第二个要有可燃物,第三个达到温度的最低温度,三者缺一不可。而学生原来认为燃烧条件只需要可燃物和温度的想法。
在讲完燃烧之后,李老师趁热打铁,紧接着讲灭火,李老师播放幻灯片展示案例,并提问学生,如何通过燃烧条件得知灭火,从而得出灭火有三个条件,第一个要隔离隔绝氧气,第二个要隔绝可燃物,第三个要降低最低温度,李老师边问边讲,并拿出工具、 沙子、水、毛巾,找出几个同学,让同学一一示范, 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讲解灭火的原理。
最后李老师进行举一反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问,比如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怎么办?学生回答:盖上锅盖。电线老化短路,引发火灾怎么办?隔绝电源。堆放的纸箱着火用何种灭火方式扑灭?学生回答:灭火器灭火。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隔绝可燃物。李老师在学生回答完后,对学生进行表扬,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一堂课就在欢声笑语当中结束了。
A
涉及到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实验法、谈话法。
B
学生总结出燃烧的条件是概念同化
C
学生解决生活实例问题的途径是启发式
D
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同化
E
学生兴趣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正确答案 :A C
解析
3.【金标尺答案】AC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概念同化、问题解决的途径、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A项: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和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案例中,老师进行燃烧的条件能体现出演示法。实验研究法是指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案例中,在讲解灭火的条件时,让学生参与,一一演示体现了。
谈话法又称提问法,案例中,李老师提问学生燃烧的共同特点体现了,故A项符合题意,当选。
C项:启发式问题解决是利用有限的可尝试的方法来帮助问题的解决,指先对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确定和评价,根据“只保留一个最佳方案规则”,尽量减少可选择的方法的数量。案例中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断思考大脑中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属于启发式,故C项符合题意,当选。
B项:概念同化是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是指学习者利用原有概念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从一个旧概念去理解一个新概念,而案例中,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相关燃烧的条件,属于概念形成,故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而案例中,学生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改变了原有燃烧只有两个条件的想法,故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E项: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C。
相关试题
5.下列关于迁移类型正确的有( )。
15.学生听专家形象的讲解,理解了几个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26.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 她勤学好问,在课堂发言时总能语出惊人,说出许多同龄人不知道的知识。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在这位同学的学习动机中占主导地位是( )。
2.人口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欲望成正比。( )
8.小龙明知乱扔纸屑的做法是不文明行为,但总管不住自己,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其道德认知。( )
1.( )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7.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的教育学家是( )。
23.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该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为( )。
15.回顾和反思新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获得不少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其中一个是坚持“三个面向”,全面推动教育创新。“三个面向”不包括( )。
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8.陈老师是一名美术老师。她经常把孩子们在活动中画的画拿来分析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创作能力的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