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先入为主
B
视若无睹
C
人云亦云
D
习焉不察
正确答案 :D
解析
D 【解析】成语辨析题。由前文“由于它经常出现”、后文“人们对……的效果未能深入了解”可知,待填词语应为对经常出现的事物不够了解之意,对应选项,D项“习焉不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符合文意,当选。
A项,“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文段并无“先听进去或先获得印象”之意,排除;
B项“视若无睹”意为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C项“人云亦云”强调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均与文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警惕民主包装的霸权》
相关试题
45.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滥用广受诟病。信息社会的高效便捷建构于广泛搜集数据的行为之上,这一行为天然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而生物识别信息的不可更改性,意味着一旦泄露则无可挽回。刨除技术因素,信息收集使用方的管理缺陷、利益驱动和法治层面的规则漏洞、惩处滞后,也是造成民众个人信息不时被暴露、交易和使用的重要原因。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
9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总计投资数量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14. 农村基层工作繁重琐碎,还要直面各种矛盾,面对复杂艰巨的工作,我们年轻干部不能“等、靠、要”,必须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敢想、敢试、敢闯,该做的事情顶着压力也要做,该负的责任顶着风险也要担。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哪项要求?( )
19. 陶器最早在世界上出现的年代大致是 15000 年前。虽然是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用具出现,但作为一种器具,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陶器也属于艺术创作。最初出现在陶器表面的装饰,多是在制作过程中留下来的一些印痕,如绳纹、弦纹之类。经过反复实践,大约在 7000 年前,史前陶工逐渐掌握了在成坯后的陶器表面绘以矿物颜料色彩的技术,烧制后彩色不易剥落,未施彩的陶器表面和彩色花纹所构成的色差更为明显,彩陶工艺由此发明。随着绘画技巧的提高,一代代传承的技能不断发展,纹饰的构图与内涵不断丰富,彩陶很自然地成了史前时代艺术最高水准的载体。 这段文字没有提及( )。
72.变形虫能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形体,以适应生存和成长需要。据此,人们提出了变形虫管理概念,即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收益的管理模式。其特点为:机构组织无固定形态,随需要变化;试着向任何方向变化,不排除任何成功的可能;每一个工作小组都是整体,给予它们自主权;工作小组人再少,也要像完整团队一样保持合作和战斗力。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变形虫管理的是:( )
23.“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像流水线那样批量生产是行不通的,特别需要根据个体的禀赋因材施教、精耕细作。一些人眼中的“笨学生”也许有强健的体格、灵巧的妙手或艺术的头脑,这些______的“成长密码”,正等待着被教育______。 依次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41.①算法在海量信息中替人们高效筛选出优质内容和结果,减少作决策的时间②据调查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我国网民人均单日手机应用程序使用时长为5.1小时,相较2019年同期增加了0.4小时③手机应用程序中个性化推荐的功能,依托的是算法,它根据人们的行为数据进行预测④除此之外,人们也越来越依赖手机应用程序⑤但随着算法应用全面普及,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成为算法“囚徒”的风险⑥看不见的算法和背后的平台,具体是如何采集和使用个人的数据,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黑箱”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3.根据我们个人信息保护法,下列与敏感个人信息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32.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田灌排技术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已萌芽,最先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水田区,先民们在低洼地区利用骨耜、石犁和破土器开沟筑埂,排水辟田,引水灌溉,出现了原始的灌排工程技术。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在从事大规模治水活动中发明了沟洫技术。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产生大型陂塘蓄水工程技术和大型灌溉渠道工程技术,凿井灌田已见之文献记载,圩田工程技术也肇始于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最早总结水利技术理论的著作《管子·度地篇》。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获知以下哪一信息?
【练8】雪崩效应是指少量变化会打破稳定的平衡状态,快速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导致全局性的崩溃。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能体现雪崩效应的是:( )
10.下列诗句中描绘的景象,不宜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的是( )。
80.某研究团队发现,若将表皮葡萄球菌的脂磷壁酸(简称LTA)注射到小鼠表皮层,然后损伤小鼠皮肤,则会观测到LTA能够有效抑制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因此,该研究团队得出结论:LTA能够有效抑制皮肤炎症的发生。以下哪项最可能作为上述论证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