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依赖性
B
可塑性
C
向师性
D
被动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客体地位的特征。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接受教育是学生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是教师的教育实践对象,是教育的客体。学生的客体地位表现在:依赖性、可塑性、向师性
学生具有依赖性。中小学生由于不成熟,加上经济上不独立,所以在家往往依赖父母,在校依赖教师,很多方面都需要成人的帮助。 故A项符合题意。
B项:学生具有可塑性。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急剧变化、发展的时期,在中小学生身上潜伏着极大的能量,抓紧教育,方法得当,他们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否则,就会造成不良后果。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学生具有向师性。所谓“向师性”,就是指大多数学生都有尊敬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指导的自然倾向。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关怀和鼓励,并希望教师能热情地、认真负责地教育他们。向师性说明了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倾向。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为干扰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试题
4.个别教师以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对学生关禁闭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20.从不同的标准,对师生关系的解读不同,以下哪种不属于常见关系?( )
5.下列属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的有( )。
24.学生是教育的客体体现在( )。
32.( )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
37.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之间要求平等合作,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的( )。
10.教师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体现的是教师的( )。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 )。
15.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以( )为中心。
43.苏联( )首次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认为造就社会主义的新人,使这种人养成各种优秀的品质。
41.以下关于教师表述不正确的是( )。
教师根据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判断、果断加以处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育行为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