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对比律
B
强度律
C
组合律
D
协同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感觉——感知规律。
强度律是指在制作和使用教具时,刺激不应太强或太弱,应考虑各种刺激的感觉阈限。如果
刺激太强,易给学生形成“超限刺激”,使他们在心理上、生理上都难以接受,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若剌激量太弱,学生们根本知觉不到,同样也不会有效果。所以,教室的环境以及教师的着装,都应遵守这个强度律。教室外的环境不应有超过60分贝的噪音,教室内的布置也不应有对比太强的色彩图案,教师的着装不能新奇古怪,否则都会削弱教学效果。故B项符合题意。
A项:对比律是指两个显著不同甚至互相对立的事物,就容易被清楚地感知。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组合律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式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观察对象容易形成整体而为我们清晰地感知。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D项:协同律是指在观察过程中,有效地发动各种感知器官,分工合作,协同活动,这样可以提高观察的效果。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62.壬寅学制是中国首次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陶行知提倡“小先生制”,即以小孩子做教师,利用识字的小孩教授不识字的小孩或成人,以解决师资奇缺的矛盾,其借鉴的是( )。
3.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29.( )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个字,即“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52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54.“庠”是中国最早的学校。
24.( )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功能。
43.孔子关于学习过程或教学过程的主张,可以概括为( )。
15.当两个刺激按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 )。
46.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下列属于“成长性需要”的有( )。
( )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是教师和“教书匠”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准。
45.霍华德·加德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七种智能,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