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教育目的得以产生的依据是客观的
B
教育目的所包含的内容本身是客观的
C
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符合统治阶级利益
D
教育目的的实施必须立足社会现实
正确答案 :A B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察教育目的的特征。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的特点。目的必须以客观现实为前提,目的的提出要以客观的因果性和规律性为依据。具体表现为:1.教育目的得以产生的依据是客观的;2.教育目的所包含的内容本身是客观的。故AB符合题意。
C、D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B。
相关试题
34.从教育目的的作用特点来看,教育目的可以分为( )。
27.我国第一个开始实施的学制是(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明确了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作用。
26.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包括( )。
7.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起导向作用的是智育。
14.教育目的结构包括( )。
11.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能力本位论。( )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下列哪几个方面?( )
1.制度化教育就是对非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 我保证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 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13.学制的发展经历了( )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