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B
科举制度创立之时便将八股文定为一种标准的应试文体
C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
D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传统的启蒙教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A项正确,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B项错误,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字数有限制,文体也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称之为“八股”。故八股文并非科举制创立时就出现的一种应试文体。 C项正确,书院是我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东麓,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四大书院指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 D项正确,《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传统的启蒙读物。《千字文》是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全文为四字句,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三字经》内含常识、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及为人处世之道,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全文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排列,句句押韵。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试题
34.按照2019年7月上旬的环比涨跌幅,2019年7月中旬聚乙烯的价格约为:
38.缺
3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教育公平这一价值理念将是社会大众对教育的基本而强烈的诉求,是教育政策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政府推动教育改革的基本_______。在教育公平价值理念的映射下,教育_______成为促进、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选择。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35.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学习是神经系统接受外界信息后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信息在神经系统里编码、维持和提取的过程叫做记忆。对于知识,信息的记忆称为陈述性记忆,这种记忆最关键的部位是海马脑区和新皮层脑区。海马脑区对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非常关键,新皮层脑区则掌管长时记忆的储存。截至目前,科学上尚未证明某种食物或药物可以明确提升普通人的学习记忆力。但海马脑区的神经可塑性非常高,想要保持很好的记忆和认知功能状态而不退化,就要多锻炼海马脑区。运动、社交等都是有效的锻炼方式,它们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等多种机制促进神经可塑性,改善记忆力。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22. 实验室有A、B、C三个实验试管,分别装有10克、15克、20克的水,小明把含有一定浓度的10克药水倒进A试管中,混合后取出10克倒入B试管中,再次混合后,从B试管中取出10克倒入C试管中,最后用化学仪器检测出C试管中药水浓度为2%。试计算刚开始倒入A试管中药水的浓度是多少?
36.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15.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在造福社会的同时实现自我发展。然而,受“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等传统文化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家长的教育理念较为功利,对应试教育的投资逐步加大,想要通过高投入来换取高回报。教育投入绝非简单的经济投入,同时教育回报与教育投入之间的关系也绝非简单的线性增长关系。一些家长由于无法获得相应的教育回报,便会进一步加大教育消费力度,不仅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压力,而且热化了教育消费市场。此外,教育消费的盲目扩大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20.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货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货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国际多式联运的是( )。
3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然而,一些人分不清具体的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加之有人为了短时间内推出本民族民俗文化,盲目迎合当下的流行需要,反而使自己的民俗文化变得___,出现雷同化传播现象,使大众对不同区域的特色民俗文化认知较为______,影响大众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兴趣,甚至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12.几乎所有人都讨厌恶补式的学习。高强度、高压的学习不仅会影响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健康。而改变学习习惯与调整学习方式确实会行之有效。比如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提升学习与认知技能——尤其是运动之后再去学习,新鲜空气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也会促使你产生新的联想,进而解决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