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购物车

APP下载

扫码下载金标尺教师APP

回顶部

搜题
APP下载

扫码下载金标尺教师APP

论述题 42.试述如何对中小学进行品德培养。

解析

【金标尺答案】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分)
(1)有效的说服:用言语说服学生需要一些技巧。包括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发挥情感的作用,以理服人或者以情动人;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逐步抬高要求。
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循循善诱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来发展学生的品德。(1.5)
(2)树立良好的榜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榜样的观察可以改变学生的行为,榜样作用对中小学生时期尤为重要。在学生时期,学生具有模仿性,当老师奖励品德良好的学生时,对其他学生来说,能够对学生起到替代强化,进行影响学生品德。(1.5)
(3)利用群体约定: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的集体约定,来改变学生的态度。用群体约定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品德。当学生集体进行约定时,学生个体就会受到群体的约束,进而来管束不良品德的学生。(1分)
(4)价值辨析:在价值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学生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1.5分)
(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一味的奖励或惩罚,还要考虑学生实际。(1分)
(6)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使个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个人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1分)
(7)小组道德讨论:小组道德讨论即让学生在小组中就某个有关道德的典型事件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水平。(1分)
综上所述,培养中小学生品德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进行针对性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品德,帮助学生成长成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