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负强化是指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惩罚是指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或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由此可知,负强化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反应频率,惩罚的最终目的是降低反应频率,两者本质不同。
故题干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6. 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 12 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 9 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
14.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
16.学习四边形这一概念,再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35.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
8.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时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是( )。
28.初二学生小宇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学校可以对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申诉制度和受教育者申诉制度属于( )。
26.某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工会活动,并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设献策,该教师行使的权利是( )。
13. 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为( )
24.小娟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 )。
22.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6-11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3.“人皆可以为尧舜”,教育就是修养、启发、唤醒、引导人的善性,以此为理论依据的教育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