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初中化学课上李老师讲解《燃烧和灭火》,李老师先抛出问题,碳+氧气燃烧成二氧化碳,硫+氧气燃烧成二氧化硫,铁+氧气燃烧成四氧化铁,问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学生零散发言,李老师自己总结出概念,燃烧是指氧气和可燃物进行发光发热产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李老师感觉到了课堂效果不好。于是,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重新拿出器材烧杯,里边装有高温热水,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红磷、石头和白磷的试管进行实验,学生一边感兴趣的观察,一边总结出燃烧的三个条件,第一个要有氧气,第二个要有可燃物,第三个达到温度的最低温度,三者缺一不可。而学生原来认为燃烧条件只需要可燃物和温度的想法。
在讲完燃烧之后,李老师趁热打铁,紧接着讲灭火,李老师播放幻灯片展示案例,并提问学生,如何通过燃烧条件得知灭火,从而得出灭火有三个条件,第一个要隔离隔绝氧气,第二个要隔绝可燃物,第三个要降低最低温度,李老师边问边讲,并拿出工具、 沙子、水、毛巾,找出几个同学,让同学一一示范, 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讲解灭火的原理。
最后李老师进行举一反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问,比如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怎么办?学生回答:盖上锅盖。电线老化短路,引发火灾怎么办?隔绝电源。堆放的纸箱着火用何种灭火方式扑灭?学生回答:灭火器灭火。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隔绝可燃物。李老师在学生回答完后,对学生进行表扬,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一堂课就在欢声笑语当中结束了。
A
课堂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B
解决问题时都可以用到头脑风暴法
C
教学应该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D
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E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认知方式是顺应
正确答案 :A C D E
解析
4.【金标尺答案】ACDE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课堂计划、头脑风暴法、亚杰认知结构理论等。
A项: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学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故A项符合题意,当选。
C项:学生学习动机高一些,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故C项符合题意,当选。
D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能更好的教学,故D项符合题意,当选。
E项:在教学过程当中,存在同化和顺应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大多数的知识是通过顺应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案例中,学生的对燃烧条件的认知发生了改变。故E项符合题意,当选。
B项:集体讨论又称头脑风暴法或脑激励法,是由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来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其目的是以集思广益的形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方法,大量产生各种主意。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解决所有问题,比如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故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CDE。
相关试题
20.对同一类型的问题寻找不同类型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具有( )。
3.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其实是强调教育的内在目的。( )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教师待遇的说法正确的有( )。
13.小王在上小学后,渐渐的意识到同学之间会产生不同的观念,有时他会接受别人的建议,修正自己的看法。小王的这种行为表现他在去自我中心。( )
26.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 她勤学好问,在课堂发言时总能语出惊人,说出许多同龄人不知道的知识。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在这位同学的学习动机中占主导地位是(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7.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虽有一定发展,但抗干扰性差。针对这一特点,下列教师的做法正确的有( )。
15.学生听专家形象的讲解,理解了几个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8.关于物质奖励与学习动机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2.人口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欲望成正比。( )
4.生物课上,老师先讲解叶子的形状,再讲秋天叶子变色的原因,请问体现( )教学原则。
12.“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正体现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观点:每个人都各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