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按照动机斗争的形式,心理冲突可以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其中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个目标(参加演讲比赛)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想锻炼自己),一方面恶而避之(害怕讲不好,被人笑话)的矛盾的内心冲突。
相关试题
徐特立曾说:“教师要了解情况.了解学生个人的情况,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上面两段论述说明(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8日上午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 )的主旨演讲。
19.负强化的目的在于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一个教师经常思考“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待我”等问题说明该教师已进入教师成长的关注情境。
学校要求各班推选 3 名校班“三好”学生候选人,张老师只把班上的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 上报。张老师的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记忆的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依据评价的功能, 可将教育评价分为( )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拂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鼓励学生自我成才。
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基本含义是( )
[辨析]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