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尊重学困生人格
B
在教学中对学困生一视同仁
C
分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D
家校共同关心学困生的学习和生活
正确答案 :B
解析
B项,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困生的接受能力,不可一视同仁。例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学困生要区别对待,降低难度,对学困生来说,只要能完成基本练习,解决简单问题就够了。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3.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颁布了学校法令,规定父母送6—12岁男女儿童入学,这是西方初等教育的开端。( )
1.以下有关夸美纽斯的贡献描述不正确的是( )。
38. 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的主体是( )。
8.小学二年级的娜娜帮助同学打扫卫生,老师奖励了她一朵小红花,然后她更乐于助人了,这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19.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投入度,教师在课程中不定期的安插随堂小测验,这种强化程序属于( )。
21.教育活动中的所有社会关系都要由教育法来调整。( )
39. 成年人高某对6岁的小强说:”你要是敢砸人家的车,就说明你很勇敢。“小强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拿起砖头砸坏了停放在路边车辆的玻璃。该案例中,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6.以下教育家与教育思想匹配正确的是( )。
4.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波动很大。上讲台前,充满自信,觉得自己能当好老师、管住学生,遭受打击和挫折后,效能感会迅速降低。( )
6.以下心理学家与其提出的理论相匹配的有( )。
4.对于青少年时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25.红红在小时候被一只黑色的狗咬过,后来她看到黑色的动物都会特别害怕。红红的表现说明了她对黑狗这一刺激产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