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显性课程
D
隐性课程
正确答案 :D
相关试题
18.巴甫洛夫曾经指出:“神经活动类型在生活进程中发展着、变化着,并且神经活动类型,不仅是遗传的结果,也是环境和有机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能养成儿童生活所必需的神经活动类型。”这主要说明了( )。
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1.格赛尔提出“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10.下列关于教育行政执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45.某中学教师李某于寒暑假期期间组织所带班级学生进行有偿补课,在学生管理教育过程中简单粗暴,言语失当。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 )的规定。①关心爱护学生 ②传播优秀文化③规范从教行为 ④秉持公平诚信
4.在教育行动研究中,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相伴相随,同时推进,合二为一。()
41.下列哪项不属于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 )
19.亮亮被老师批评后,十分生气,回到座位上后把书本狠狠地摔在地上。在心理学中,亮亮的这种表现被称为( )。
16.卡特尔将能够反映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智力称为( )。
5.针对上述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5.在“海因茨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要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如果他不这样做,别人会骂他的。”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是( )。
17.内容是否完善?”“如何掌握时间?”等问题是( )阶段的教师所关心的。
3.朱熹认为:“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可启示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要贯彻疏导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