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暗示教学模式
B
非指导教学模式
C
发现教学模式
D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正确答案 :A
解析
【金标尺教师答案】A。解析请去金标尺教师APP-课程栏,教育科目模考解析讲座观看
相关试题
30.赵老师在班风建设主题班会上向学生提问:“如果有的学生对别人不尊重、不礼貌,对我们班的班风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学生分成小组,围绕这一问题自由讨论、发言,并探讨出关于关心学生、形成相互关爱的班集体的做法。这一德育模式属于( )。
20.在三维课程中,特别关注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维度是( )维度。
3.中国古代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和西方中世纪所说的“牧师代表上帝的旨意”等,都明显地反映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 )
5.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一般包括( )。
32.老师对学生说:“你只有考试考进班里前十名,才能让你跟伙伴们打篮球。”这里老师运用的是( )。
一、判断题(共24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项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1.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就是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7.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早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
16.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儿童学会了物质体积守恒的定律后,就可以在不同情况下解决体积守恒的问题。( )
18.十八、十九世纪的西欧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制。“双轨”指的是( )。
9.教育可以在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之时,体会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傍晚看到一群鸟从湖面飞过的时候,我们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为教育具有( )。
3.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内容,追溯历史苏轼的少年时代最可能的学习材料是( )。
6.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