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隔离法
B
惩罚法
C
消退法
D
强化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题干中老师不予理睬即是无强化过程的体现,因此,老师运用的是消退法。
相关试题
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 某个学生智力年龄10岁, 实际年龄8岁,其比率智商为80。
卡特尔将基于人的先天禀赋、与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关联更密切、较少受到后天文化教育影响的智力称为( )。
12.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指的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的学习。
15.小轲看到童童通过努力语文成绩提升了8名,为此大受鼓舞,觉得自己只要认真努力,语文成绩也能有大的进步。这一案例中,小轲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是受到了间接经验的影响。()
有效的赞扬具有情景性、具体性、可信性、多样性的特点。( )
小明花了40分钟时间将朱自清的《背影》熟练背通,后面又花了20分钟加深记忆,这种促进和加深记忆的方法属于( )。
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也是最特殊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关爱而学习能力不足,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追求尊重和自我实现价适度满足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即应该全面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这是( )学派的观点。
根据现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学生可依法提起行政申诉的对象和内容包括( )。
11.孟子提出的“盈科而进”体现的教育原则是( )。
加涅将学生学习划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
某学校本学期开展了两次全校性的德育活动,一次是“文明从我做起”评比活动,另一次是“我的中国梦”演讲,这种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