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生理自我
B
社会自我
C
心理自我
D
群体自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心理自我是从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主要表现为:青少年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行动,处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并能够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评价,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此外,青少年的自我评价更为客观、公正,自我认识能力得到提升,逐步形成自我理想,能够追求一些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目标。故C项符合题意。 A项: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主要表现为:儿童开始能够将自己的动作和对象区分出来,把自己同自己的的动作区分开来。随着与成人的交往,儿童开始能够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行动和活动能力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它始于儿童 1 周岁,到 3 周岁左右基本成熟。这是自我意识的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发展到社会自我阶段,至少年期基本成熟。主要表现为:儿童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判断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群体自我不属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31.兰兰学会走路后,就很喜欢尝试自己穿衣、吃饭、捡东西,喜欢探索周围世界。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兰兰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
提供教学支架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这些概念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
1.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
接受喜欢自己是自我意识的( )。
7.自我意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起来的,其结构的完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认知。自我意识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它包括( )。
34.老师准备了两个形状相同的杯子,盛满相同质量的水。将其中一杯水倾倒在形状不同的水杯中,全部倒完后,因为另一个杯子较大,水没有倒满杯子,学生看到后觉得这杯水变少了。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此时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 )。
33.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认为( )。
5.婴儿看到麻雀,妈妈告诉她这是“鸟”,后来又见到喜鹊,她也说“鸟”,这种建构图式的方式属于顺应。( )
22.在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中,维果斯基在工具论基础之上提出的观点是( )。
接受喜欢自己是自我意识的( )。
23.李老师要求学生分小组通过实验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当“智慧小组”完成任务后,李老师让该小组去帮助其他小组,在“智慧小组”的帮助下,其他小组也完成了学习任务。这说明其他小组的学习处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