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强化
B
泛化
C
分化
D
消退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答案】C
【金标尺解析】本题学习与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刺激的分化实质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题干中,张华对红、黄、绿三种交通信号灯不再混淆,说明其能够对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属于刺激的分化。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斯金纳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了强化,将其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刺激的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射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16.“勤能补拙”体现了德育的( )。
45.何老师硕士毕业后入职一所中学教授物理,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跟踪物理学前沿知识,参加学术活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说明何老师具有( )。
14.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是技能学习的起点。
24.师德评价和考核是师德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10.在我国,心理教育不属于学校德育的范畴。
41.下列属于教师积极履行义务的是( )。
35.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学习,下列教育方法不恰当的是( )。
4.《达喀尔行动纲领》表明( )正成为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4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此规定属于教育法律规范结构中的( )。
11.“学习了加减法后,能到商店自行购物”,这属于课程的( )。
18.下列关于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36.下列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合理化机制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