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正确答案 :C
相关试题
关于“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 )。
56.教师每学期一般都要书写“德育案例”,用来记录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故事。这种“德育案例” 从教育研究方法角度来说是一种( )。
29.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教学地图时,铁路用白色、公路用红色、河流用蓝色,学生便可清晰的将他们区别开来。该教学过程所体现的感知规律是( )
41.聊天、座谈、听课、参观等活动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途径中的( )。
38.小江学习刻苦认真,虽然基础并不好,但当他遇到困难时总能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这体现了小江性格的( )特征。
17.桑代克早期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频因律。
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
52.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
7.继皮亚杰之后,科尔伯格进一步采取认知发展取向深入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问题,根据研究结果,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推理存在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三个水平的发展时期,以下儿童的描述属于习俗水平的是 ( ) 。
2.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一般分为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阶段,其中应用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