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主体和主体
B
主体和客体
C
客体和客体
D
客体和主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繁多,有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职员工、学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还有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公民(自然人);二是机构和组织(法人);三是国家。由此可知,题目中的“中小学校和教职工”都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试题
17.学生在课堂中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在课外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
15.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教儿童道德先要教他们遵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19.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就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
5.在幼儿园教学中,为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主动为幼儿选择游戏和课程。( )
10.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学校中每一样工作,学校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 )
18.在人际交往中关注他人的言行举止,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调整自己的认知类型,属于场依存型。( )
24.在我国,凡是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除非有特殊规定,一经公布施行,就在我国全部领域内发生效力。( )
1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教育特点的是( )。
7.学生自发组织的文娱活动小组、体育活动小组等是( )。
2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 )
某老师认为,通过做大量的应用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考试中应用题的作答正确率。该老师的观点主要受以下哪一迁移理论影响?( )
22.以下关于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