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顺序性
D
互补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金标尺答案】B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中,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工作要抓住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时期进行相应的教育,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意为适当的学习时期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这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期,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故B项符合题意。
A项: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顺序性是指的人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互补性,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长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22.利用教学电影、电视、模型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
35.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揭示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 )。
7.某苗族自治县一中学结合地方特色开设了苗绣课程,不定期请苗绣大师到学校为学生授课,该课程属于( )
23.当个体熟悉了某一物体的某种通用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这种现象称为( )
20.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概念后,再去学习“菱形”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33.顺向迁移是正迁移。
19.贾德“水下击靶”实验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37.简述当代教学观变革的主要趋势。
5.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31.美育就是艺术美育。
32.分科课程比综合课程优越。
3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