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差异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顺序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由此可知,根据儿童学习的关键期组织教学活动,体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故 C 项符合题意。
A 项: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 项: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便有效地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 项:顺序性要求教育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C。
相关试题
3.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把各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句最能体现( )。
60.学生亚文化的成因包括( )。
57.关于国家课程正确的理解是( )。
99.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必须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 )
53.“每个孩子都是金子”这是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夏峰倡导的教育理念,他认为,特殊教育需要从关注开发潜能到关注激活潜能,特别是对于有潜能的特殊儿童,要给予“高期待”和“高支持”,开设各种艺术社团,举办各种展示活动,为特殊学生搭设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成就特殊的天才。上述材料体现出的教育思想包括( )。
38.我国古代教育专著《学记》中关于“教学相长”的观点,主要体现了( )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85.我国教育的途径不包括课外活动。( )
50.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看,该事件对班主任工作的首要启示是( )。
95.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威推崇以程序教学和机械教学为基础的“从做中学”的信条,以此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
86.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说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征。
39.教育心理学知识可以为智力落后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帮助或行之有效的具体的矫正措施,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 )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