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知道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该动作的动作技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仿、练习等,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产生了合作意识,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手触球的部位,身体异侧臂掩护球。 2.教学难点:运球时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三、教学方法 1.教法:讲解法、示范法、纠正错误法、谈话法、练习法、游戏竞赛法。 2.学法: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及讲解纠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观察、模仿、思考、练习、合作交流中,对动作要领进行领会,对动作技能尝试学习并逐渐掌握,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采用启发式教学,设计一系列问题如“在对手紧逼自身时我们采取怎么样的运球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对手拦截球”,引导学生回答出本次课的内容。 1.示范。 教师进行示范的同时学生仔细观察,示范两次最佳。之后教师提问:动作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答:转体探肩、蹬地。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排蹲下。 2.分解动作讲解。 动作要点:变向时重心降低,转体探肩,动作突然,快速有力。 3.练习。 (1)原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组织形式:四列横队,进行原地练习。 (2)行进间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设置障碍。 组织形式:在规定地点设置障碍物,四列横队依次运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绕过障碍物。 (3)一对一突破。 组织形式: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运球,一人防守,运球者运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进行突破,教师在此过程中注意巡视指导,强调运球时要抬头,不要看球。 (4)检查一一动作展示。 (5)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运球抢球游戏。 组织形式:教师根据场地大小设置4个游戏场地,每人1球分为4组,分别在4个规定范内进行运球抢球游戏,每个人在保护自己球的同时要抢掉别人的篮球,篮球出界者淘汰。 五、场地器材 篮球40个,障碍物10个,音频材料及其设备,篮球场一块。 六、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钟。
相关试题
3.运动损伤预防的重点是( )。
35.徒手体操和轻器械体操的创编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常用的顺序是( )。
二、多项选择题1.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质主要从( )中养成与体现。
39.( )能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促进骨组织钙化。
12.为防止由于技术不正确或意外的原因而发生的危险,保护者运用特定的技巧帮助练习者摆脱危险叫( )。
20.体育教学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
2.体育的本质具有层次性,下列哪些属于其高级本质的内容?( )
7.短跑教学中,步频是影响跑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较难提高的一个环节,为了达到理想的步频,常运用的练习方法是( )。
11.举重运动员在比赛前急降体重引起肌肉痉挛的主要原因是( )。
38.法特莱克训练是一种以发展( )为主、适当发展有氧与无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的耐力训练方法。
9.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跑动中未接稳球,掉在脚上弹出去3米,此时该名运动员拿起球并开始运球进行比赛,该名运动员的动作属于( )。
40.下列不属于体能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