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C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正确答案 :A
解析
【事考帮答案】A。
【事考帮解析】题干和A都说明了人的主观意识受到主体状态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感受。B表现了琴声的来源。C说的是因果联系。D强调的实践作用。
相关试题
15.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
88.心肺复苏时病人体位为()
9.中国古代四书指的是论语和( )
11. 疯狂扩散的蓝藻,起初并没有使人们感到______。往年正常情况下,他顶多影响太湖的一些景观不会带来什么骚乱。雨季一来这小生物会被大量的雨水冲刷稀释,人们会渐渐 ______他,直到第二年的来临,还有一些农民把它们捞起当肥料______,也称为海油。
47.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22.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毗邻的国家有( )个
44、“法律如果不推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步进人民的心。”下列选项与该句体现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37.平安建设工作中的“一感三率”是指()。
20. 下列关于新疆区情的说法错误的是( )
96.下列谚语与农业生产经验无关的是:()
39.中央治疆方略是()。
29.新疆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