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德育内容
D
德育方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
相关试题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 )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变化的过程。如何形成与培养班集体?
导入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效果。在设计导入时要遵循哪些原则?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 每小题3 分, 共15分)2008年9月1日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正式公布, 这是我国继1997年以后首次对规范进行修订。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随着家庭教育内容的不同以及子女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家庭教育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著名教育家是( )
教育的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概括而言主要是指( )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7 小题, 每小题2 分, 共1 4 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 并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教学中“拨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填空题]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地学习________、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弄清为什么教、________、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活动中, 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应该履行的义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