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16.【金标尺答案】×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学习成绩一时性的停顿现象,它与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顶点是不同的。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学习过程中都必然存在高原现象,例如,在布瑞安等人的实验中,被试的成绩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原现象。
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1.针对该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22.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 )
21.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 )
6.衡量一节课的好坏的标准是教师教得怎么样。( )
7.师生比越大,越有利于小班化教学和个别化教学;反之,则更需要采用大班额教学的组织形式。( )
11.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感觉对比。( )
4.该案例给我们的教学启示的有( )?
37.中学生小李,因课堂上与其他同学打闹被老师打耳光,导致左耳鼓膜受损。对此他可以采取的法律措施是( )。
25.教师总是担心学生和同事对自己的看法,他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与学生搞好人际关系上,其专业成长阶段属于( )。
17.原有经验的水平越高,组织性和可利用性越强,迁移水平越高。( )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的是()。
34.在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时,小举同学把终点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目标,如第一个子目标是5公里处,第二个子目标是10公里处,第三个子目标是15公里处……,小举采用的方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