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B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C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D
自主对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儿童(6-12 岁)的发展冲突为勤奋对自卑。材料中,小丽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刚好处于这一阶段。故 B 项符合题意。
A 项:成年早期(18-30 岁)的发展冲突为亲密对孤独。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 项:学龄初期(3-6 岁)的发展冲突为主动对内疚。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 项:儿童期(1.5-3 岁)的发展冲突为自主对害羞和怀疑。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B。
相关试题
100.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 )
66.下列选项中,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有( )。
22.小明在上课时全神贯注听课、做笔记、没有观察到外面下雨了。这是( )的表现。
35.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比重非一成不变,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38.我国古代教育专著《学记》中关于“教学相长”的观点,主要体现了( )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12.发现式教学方法最大的缺点可能是( )。
57.关于国家课程正确的理解是( )。
31.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与学习书本科学知识的过程( )。
84.卢梭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人对外在环境的兴趣,包括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影响,从而形成他所谓的“绅士”。( )
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征。
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90.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前道德阶段、中道德阶段、后道德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