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教学相长”
B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E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正确答案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B、C、D三项符合题意。
A项:“教学相长”出自《学记》,原文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E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说: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这句话来自于《中庸》,《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CD。
相关试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 )。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政策是以( )为代表的公共权利机构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目标,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行动方针、准则以及相应的行动过程。
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应注意哪些?
按照记忆的内容,记忆可以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的区别包括( )。
自我体验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有能力为先,师德为重。
( )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
自我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中的专业用语,它是指个人在精神受到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常见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