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根据下列资料,做答5、6题。
【资料】小学语文老师李老师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将要面对一群活泼好动、充满热情的低年级学生。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课教学的重点,在开始上课时,李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喜”字,并提问:“同学们,对于这个字应该怎样去记忆呢?”大部分学生都想到了“十+豆+口”的记忆方法。由于这个方法没有规律,不容易记忆,李老师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想到的这种方法只能针对某些特殊结构的字体,同学们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吗?”
考虑到讨论会花费时间,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于是李老师还没等学生们回答就通过PPT分别呈现了甲骨文版、金文版和小篆版的“喜”字,来展示“喜”字的演变过程。学生们瞪大眼睛听着李老师的讲解,他们发现原来“喜”字上部分表示热闹的庆祝场面中常出现的鼓,底下的“口”表示人们开心的样子。待同学们掌握“喜”字后,李老师又讲解了“家”字。同学们很快明白了“家”字的“一”与房室有关,而最早的房子是用来祭祀祖先或家族开会的,“豕”指野猪,是当时非常难得的祭品。
李老师讲解了本堂课的所有生字后,要求学生以后也要运用这种方法记忆所有生字。李老师将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呈现出来并布置课后作业:①用所学生字给没有结尾的故事编写三个结尾;②用课上学习的方法预习下节课的生字。
学生在课后表示李老师教生字的方式虽然生动有趣,但是整堂课中的知识点太多,内容太过密集,老师对于学生的疑问在课堂中也没有及时回答,有时候听起来一知半解的。
A
李老师通过问题导入,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B
李老师运用了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体的演变
C
李老师讲授生字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D
李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E
李老师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正确答案 :A B C D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的相关知识
A项:材料中,李老师以提问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将学生的注意集中到上课的内容上。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项: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实验或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制的课件,使学生认识实物、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材料中,李老师通过PPT分别呈现了甲骨文版、金文版和小篆版的“喜”字,来展示“喜”字的演变过程,体现了演示法的运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项:意义识记是指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材料中,李老师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字进行识记,因此,李老师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进行意义识记。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项:发散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材料中,李老师让学生用所学生字给没有结尾的故事编写三个结尾,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E项:由“李老师还没等学生们回答……”“老师对于学生的疑问在课堂中也没有及时回答”可知,李老师的教学过程未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BCD。
相关试题
30.复习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临近期末考试的关键时期。温故而知新,梳理已学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被称为( )。
16.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这一问题上,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的观点是一致的。( )
【不定项】3.针对该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42.在法律解释方面,下列属于非正式解释的是( )。
33.下列有关学习迁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32.唱国歌、升国旗是爱国的表现,现在学习“节约资源”也属于爱国的表现。这种学习属于( )。
18.小明同学在学校里表现的对学习不怎么上进,而在家里则非常的努力,这体现小明的学习动机类型是高驱低避型。( )
2.在学习《荔枝蜜》一文时,处理课后练习: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又是多么高尚啊!“渺 小”和“高尚”的含义是什么?向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了:普通、平凡,生命短暂,微不足 道,其貌不扬等。向老师进一步提问,由小蜜蜂想到什么样的人呢?学生纷纷回答道:工人、 农民、母亲、老师……班上平时较为内向的林林却回答道:蜘蛛,引来一阵哄堂大笑。但向老师对林林“奇怪”的回答没有斥责,而是引导他说出了蜜蜂与蜘蛛的相似点:都能朝着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并称赞了林林的回答很有创意。后来向老师发现林林上课非常积极,思考问题时总能反弹琵琶出新意,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同学的创新思维。针对向老师的教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7.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四个要素构成的综合体。下列关于四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5.按学科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地教学,能较好地调动学生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获得自身智慧、品德、审美的发展。这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优点。( )
6.下列教师做法,明显符合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是( )。
【不定项】4.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