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南方的雨“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白居易的青衫”;北方的雪“覆盖着蔡文姬的斗篷、穆桂英的战袍、苏武的额发、成吉思汗的墓草”。读黑白的《南方落雨北方落雪》,总会让我对其产生欣赏敬佩之意。能用一篇短短几千字的文章,再现整个中国大地的风土人情、地貌特征以及上下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读《南方落雨北方落雪》,眼睛不能有一丝放松,整个人都处于兴奋的状态。它就像一部制作宏伟的文化大片,让你觉得不能错过一丝一毫的精彩的细节。“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雪总是落在赭黄色的北方,落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燧火台上”。简单的几十字,便将南北方风景的不同之处鲜明指出。①读过之后,总会让人产生一股出去走一走的冲动。
②去年冬天,南方也下了好几场雪。但总归不是北方,也不像北方的雪那样厚实。③北方下雪,总是会不停地落个几天几夜,直到大地完全被白色覆盖为止。④我想,北方的人在看到雪的时候,总会说“瑞雪兆丰年”吧!因为北方种麦,“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而南方则是种稻,早在金秋时节就已经收入谷仓了,所以南方人看到雪之后的第一反应也许是觉得这冬天终是来了。
再说雨,南方的雨细腻如小家碧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南方,你见到的大都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南方的春天,几乎是用雨堆积起来的。“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就是对江南春天最佳的描述。北方的雨则是到了夏季才气势汹汹地到来,来时粗犷如狼烟四起,汹涌澎湃,那是如浇如注的倾盆大雨,热情奔放。
常想,为什么同一块土地上却孕育出这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呢?难道在那洪荒时期或者青铜时代,在那秦时明月汉时关之时,这南方与北方就已经泾渭分明、性格各异了吗?
想想也是,这偌大的一片土地,倘若只有一种雨,一种雪,一种色调,一种文化,一个模样,那该多单调、多空荡啊!
我爱南方,同样我也爱北方。我同时向往着这两种风格迥异的生活!
A
③
B
②
C
④
D
①
正确答案 :A
解析
题目中所填的句子在讲南方下雪的特点,③句讲北方下雪的特点,所以填在此处较为合适,先讲南方下雪的特点再讲北方下雪的特点,符合写作的逻辑顺序,当选。②句提到了南方的雪,所要填入的句子在讲南方下雪的特点,按照写作逻辑,应该先总体介绍南方的雪,再具体介绍南方下雪的特点,待填句应放在②句之后,排除B项;④句讲北方人看到雪的感受,与待填句话题不一致,排除C项;①句没有提到雪,待填句放在此处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故本题答案为A项。
【文段出处】《南方北方》
相关试题
下列诗句所描绘地点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是( )。①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②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③武夷最佳处,晴气碧于蓝④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匠人特质的培养,_____言传身教传承,无法以文字记录,只能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这是现代大工业的组织制度与操作流程无法_____的,体现了旧时代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同比看,下列数据不可能是2020年3月份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涨幅的是( )。
千纸鹤:纸
17.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它一般位于宅院的_____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_____,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自治区成立②武汉长江大桥举行通车典礼③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④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显性激励是指当事人预期在一定时限内可获得的实质性补偿的总和,它包括由合约规定的绩效补偿关系(如工资、奖金等货币收入或其它实物收入),还包括合约明确规定之外的但可预期的物质或精神方面的补偿(如荣誉的获得、职位的提升以及由此得到的物质补偿的增加等)。下列属于显性激励的是( )。
关于八卦的符号,古人总结了这么一句顺口溜: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则下列选项中属于“离”卦的是( )。
这种由自热力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是人们无法_____客观事实,但人为的作用可以影响原生环境问题的_____,加大或减轻灾害的影响或损失。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30.有人_____地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同于农业结构调整,也有人_____地用“三去一降一补”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蓝藻:大肠杆菌
小高说:“如果核酸检测为阳性,就不能回国。”小吴说:“不对,小孙核酸检测为阴性。但没有回国。”小吴的回答说明他将小高的话错误地理解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