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犯罪既遂后恢复原状的,也成立犯罪中止
B
在犯罪过程当中,客观障碍并不存在,但行为人误以为其存在,构成犯罪中止
C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D
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C D
解析
A项错误,中止的标准是在既遂之前,如甲偷窃后后悔,又将物品送回,该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而按照犯罪既遂定性。B 项错误,主客观不一致的情况下要以主观定性。考查未遂和中止的区别:能而不欲是犯罪中止,欲而不能是犯罪未遂。本题中主观上欲而不能,因此定性为犯罪未遂。C 项、D 项正确,法律中有明确规定。本题还可以利用排除法。
相关试题
死刑是我国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犯罪认定的表述错误的是( )。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占有( )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从中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切实贯彻执行罪刑法定原则,必须注意下列哪几个方面( )。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刑罚有误的是( )。
在一定期限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从事劳动,并进行教育和矫正的一种刑罚,被称为( )。
下列人员,即使已经执行了原刑期的一半以上,仍然不可以适用假释的有哪些( )。
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 )。
( )的主体不一定是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构成该罪。
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 )。
以下关于刑法追诉时效的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