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基础
B
道德情感通过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认识
C
道德行为维持着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好坏的客观标准
E
道德情感是个体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
正确答案 :A D E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品德
A项: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基础,也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项: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系列行动。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E项:道德情感是个体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是激发道德动机和进行自我监督的内心力量。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项: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道德意志维持道德行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DE。
相关试题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
19.“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从学习策略上看,这属于复述策略。( )
任何情况下,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都必须首先要促使他陷入认知失调。( )
12.场独立型的人,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 )
8.课堂上,教师让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对友情的理解,出现了故事讲述、小品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这一教学行为旨在达成( )。
23.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根据“双减”政策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
32.唱国歌、升国旗是爱国的表现,现在学习“节约资源”也属于爱国的表现。这种学习属于( )。
9.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 )
11.以下不属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主张是( )。
5.按学科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地教学,能较好地调动学生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获得自身智慧、品德、审美的发展。这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优点。( )
33.下列有关学习迁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