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D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正确答案 :C
解析
11:C【解析】人文常识。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曲喻十一种,实际教学中常见的是前四种。A项,“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出自北宋苏轼的《新城道中》,大意是:久雨初晴,几朵白云给山岭披上了絮帽,一轮初升的红曰,像铜锣一样挂在树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等四种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并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挂铜盘)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B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玑,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C项,“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出自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七律《登快阁》,意思是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D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意思是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令人倾倒折服。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这里用了比喻,“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本是物体,但却把它比作人化妆,这里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故本题答案是C。
相关试题
16.文明的突破就是说一个民族的原生态文化经过几千年的 ______,突然在某一历史时刻发生了质变。这个质变是什么呢?就是从特殊的民族文化,______为普世的高级文明。它不仅对于本民族的历史有意义,而且具有影响全人类的力量。 依次填入上述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65.一名病理学家解剖一些患有肺结核病的老鼠时,发现三只老鼠患有胃癌,实地考察后发现,这些老鼠主要以蟑螂为食。随后,他收集这些蟑螂供给来自其它地方的老鼠吃。三年后,这些老鼠都死于胃癌。对这些老鼠解剖后发现每只老鼠的胃里都有一种寄生虫,而这种寄生虫在蟑螂身上也存在。于是,他得出结论:这种寄生虫是老鼠患胃癌的主要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 )。
37.两艘完全相同的船分别从一段直河道上下游的两个港口同时出发且相向匀速行驶,两船到达港口后都立即返航,经过2小时,两船同时完成了一个来回,并回到出发点。若在整个航行过程中两船有8分钟的时间是同向而行的,则船在静水中速度是水流速度的多少倍?
54.轻重:长短:疏密
10、下列关于中老铁路说法错误的是( )。
43.将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成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72.2017年,A省各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占总产量比重高于上年水平的有( )。
2、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多次亲临贵州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引贵州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下列不属于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是( )。
21. 二元对立思想的误区在现实中很普遍,因为这种思想迎合了人们在思想和判断上的一种惰性,喜欢将事情_,偏爱道德上的定性,于是就有了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对即错,非善即恶的判断。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40.小冯正在饲养某种宠物,这种宠物每顿需要摄入100mg蛋白质、70mg纤维素和55mg糖类,现有甲、乙和丙三种品牌的宠物饲料,其成分组成如下表: 小冯应该如何合理搭配每顿饲料才能让宠物的营养均衡?
73.2017-2021年,A省甘蔗产品产量同比增量超过10万吨的年份有( )。
68.有一个推理游戏,规则如下: 1.主持人在选手甲和乙面前展示7、8、9、10 四张纸牌,然后把纸牌面朝下打乱顺序后,让甲,乙各抽一张牌,不能翻看。 2.主持人吹哨后,甲、乙把自己的牌面展示给对方看,但自己不能看到,如果推理出自己的牌比对方小,举左手。如果推理出自己的牌比对方大,举右手。无法判断时,举双手。 3.当有人举双手后,主持人继续吹哨让双方再次把自己的牌面展示给对方看。否则,游戏结束。 4.甲和乙都是诚实且推理能力完美的选手。 以下那种情况会让甲,乙双方第一次哨音后都举双手,而第二次哨音后,甲举左手。乙举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