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资料】小学五年级《真分数与假分数》课堂教学片断
上课开始了,王老师在PPT上展示:?/4,然后问学生:“这个分数可能是4分之几?你们可以任意说出分母是4的分数。”同学们非常踊跃地回答:“1/4”“2/4”……王老师说:“怎么表示这些分数呢?”有同学说:“可以画1个圆,用涂阴影的方法来表示。”“行。”随后,同学们积极画图并涂色表示分数。王老师查看后,将学生的活动结果展示出来,说:“我们用1个圆表示了1/4、2/4、3/4、4/4。想一想,5/4是不是分数?请同桌相互讨论,看看能不能也用1个圆来表示?”
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继续画1个圆表示分数。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发现画1个圆不能表示5/4,有个同学提问:“老师,可以画2个圆表示分数吗?”王老师点头示意可以,并请他上讲台在黑板上示范。等他画好后,王老师问:“为什么5/4要增加1个圆才能表示?单位‘1’是什么?”学生甲回答:“1个圆表示4/4,再用1个跟这个圆相等的圆的一部分来表示1/4。”
王老师问:“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例子?”一个学生说:“1个披萨饼不够分,我们可以再分一个。”另一个学生说:“1个苹果不够分,我们也可以再分一个。”王老师接着说:“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1个圆只能表示4个1/4,再添上1个1/4,就表示出了5/4。那我们还可以用其它方式来表示5/4吗?”有同学提出可以用数轴。王老师请该同学来演示。该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了数轴,并标出5/4的位置,“我把这条数轴上0到1之间的长度看做‘1’,1到2之间的长度也看做‘1’。这里就是5/4。”
王老师表扬了该同学,并请其他同学自己画数轴并标出5/4。接着,王老师把1/4、2/4、3/4、4/4、5/4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要求学生给它们分类。第一小组的学生按照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分为三种:分子比分母小、分子比分母大、分子分母相同;第二小组的学生根据这些分数与1比大小来分类:比1小的分数、比1大的分数、与1相同的分数。
王老师说:“刚才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将这些分数进行了分类。我们来观察这两种分法,它们的结果相同,分类标准不同。看看有没有什么联系?”同学们积极地观察、思考、发言……
王老师总结:“这节课的重点是按照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进行分类,其实这些分数在数学上都有自己的名字。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A
涂色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B
变式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C
王老师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讲授法、谈话法
D
王老师根据课堂生成展开教学,体现了学生主导的教学理念
E
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活动自由,这是一种放任型的师生关系
正确答案 :A B C
解析
【金标尺答案】ABC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理论。
A项: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材料中,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用涂阴影的方法来表示,随后便采用该方式来学习,因此涂色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符合题意。
B项:变式就是变化使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属性,使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属性或有或无,以便突出本质属性。题干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分数这个概念时,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如5/4为假分数,运用的就是变式的教学方法。符合题意。
C项: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材料中,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采用的是谈话法。最后王老师总结:“这节课的重点是....”运用的是讲授法。符合题意。
D项:王老师根据课堂生成展开教学,体现了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E项: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活动自由,这是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正本题答案为ABC。
相关试题
26.通过教学和训练,学生掌握了“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之后对于“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追赶问题”等都能很顺利地解决。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一水平的学习属于( )。
24.下列做法对促进学生迁移效果不明显的是( )。
8.教师节当天,李老师收到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贺卡,大家纷纷有费李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照亮他人的蜡烛”等。可是有一封贺卡里却画了一个大眼睛的怪物,并写有“这就是我的班主任”几个字。李老师并没有因为孩子的恶作剧而生气,而是拿着贺卡自嘲道:“老师如果真有一双这样的大眼睛就好啦。”顿时全班同学都笑作一团。这一举动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 )。
6.在学习“惯性”这一概念时,钟老师先举了同学们常见的固体惯性的例子,随后又举了“突然刹车时晃出杯子的水”和“吹灭一排蜡烛”的例子以说明液体和气体的惯性现象,帮助学生理解了“一切物体均有惯性”,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惯性”的概念。下列关于该教学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有( )。
14.“长善救失”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12.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是认知学习。( )
18.法具有强制性,因此,法以义务为主要内容。( )
43.下列对教师职业道德理解错误的是( )。
6.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通过看实物、听解说,用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这是采用了实际锻炼法对学生进行德育。( )
12.孙老师上语文课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注释。孙老师使用的教学策略是( )。
34.下列描述不属于学困儿童常表现的心理行为特征的是( )。
10.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下列选项不属于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挑战的是( )。